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7年05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副刊
2017年05月26日

定远境内的旧时对联

阅读量:3400    本文字数:1535

何俊飞

定远县境内有不少古迹、旧址,由于年代久远已不复存在,但一些旧时对联却通过各种方式流传了下来。这些对联颇具文采,或富有哲理,或趣味浓厚。

定远县城原县粮食局所在地就是民国县衙之处。据说县衙大堂有民国初本县的知事赵镜源(清末民国时湖南人,字仙洲)所写的对联,此联作于民国四年,故联中嵌出“民国四年定远”六字。

定而静,危而安,愿吾民永奠厥居,弦诵讴歌,达乎四境;

远者来,近者悦,祝我国自令伊始,生聚教训,期以十年。

民国初的县驻军营门,就在县城内西门衙门口附近。民国四年春节,县知事赵镜源作颂联贴于营门,联中嵌出“管带武卫军左路二营华定远城大中华民国”等十九字,军营早已不存。

左节钺,右干旄,看守卫森严;登坛则一军皆惊,列营则二矛并耀,轻裘缓带,气度雍容;记当时,夹路旌旗,艳说封侯班定远。                                                                                                         

固国防,苏民困,喜武功赫奕;平贼如雪中淮蔡,斩关如元夜昆仑,火树银花,年华绚烂;听此日,满城歌管,欢呼大将霍嫖姚。

包公祠遗址为原县税务局所在地。包公中进士后,因父母年老未出仕。天圣七年(一O二九年),初任代理定远知县,系庐州知府刘筠举荐。一年多后即因父母相继而亡,回乡守丧,故《宋史》未载,只说初任天长知县。有联曰:

奕奕祠堂,孝肃神明供肃穆;

年年瞻拜,慕公谁是继公人。

在藕塘镇南偏东约二里许有令狐山。早先有令狐山寺,本名山姥寺,俗称令狐寺。相传汉代楚相令狐子伯,幼年家贫,曾在此寺中读书,受到寺僧的照顾,后为楚相。据说在方丈室内悬挂有装裱书联:

实在即空虚,莫以空虚为实在;

根源生万派,须寻万派总根源。

在藕塘镇上,过去还有真武庙,真武,即玄武,北方太阴之神,其象形为龟,通作龟蛇合体。真武庙于一九三八年二月,被日寇炮火摧毁。有联曰:

体合龟蛇,具伏虎降龙手段;

神灵仙佛,逞披发仗剑威风。

何廷谦,定远县城人,字棣珊,道光乙巳(一八四五年)进士,授翰林编修,曾任多省学政和主考。咸丰时,官至内阁学士,礼部侍郎,著有《退思堂诗文集》,失佚。可谓知名之士。县城原“何廷谦故居”曾有联:

庭前春水绕篱碧,

门外晓山当户青。

张涤庵,清末定远县人,名铭藻,曾入太平军将李兆寿幕。曾作二联:

家无长物无余累,

子不愚顽不算贫。

不趋炎,不附势,也不贫贱娇人;所贵乎、名与实符,一片虚心师竹子。

有热肠,有傲骨,是有本根真我;等到了、春生寒极,十分香意酿梅花。

池河镇上“池河大桥”,因横跨池河而得名。石构十三拱,是皖北最雄伟的石拱桥,仅次于皖南歙县练江上的太平桥,居全省第二位。始建于明初洪武八年(一三七五年)。清末某年当地在大桥头举行元宵灯会。当时清末当地人戴士超(号蓉树,举人,学博强识,人称“老书橱”)见景而书联贴于桥头谯楼之上。

庆太平斗米三钱,天子乐民民乐业;

喜今夕千金一刻,灯火留月月留人。

大桥镇曾有座“三管庙”(已不存)。当时的抗日民主政府设此庙中。清末民国时人、革命工作者魏今非,曾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联,意谓抗日民主事业,创立了新的历史阶段开端。

创千秋以来新纪元,抗日民主;

奠礼运所载古遗教,选贤与能。

听说在县城西四十里许之齐顾郑村北(今属永康镇),曾有一个大石屋的庙,称之为“齐顾郑土地庙”。庙中有二联:

地无僧扫风来扫,

灯有月明神自明。

福荫土民,无偏曰正;

德兴地域,不愧为神。

原县人民武装部所在地,是原县城城隍庙处,也早已废毁。过去人讲究“早烧香,晚烧香,私情难讲;善有报,恶有报,公正无偏。”清代何廷谦曾作联:

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

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那知头上有青天。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