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的“靠山”
———定远中九华养老服务中心记略
湄水 延安
靠山村地名名符其实,上万人的大村子紧靠着凤阳山脉的第二高峰狼窝山。两千年前项羽兵败灵壁,涉渡淮水,连夜逃入这苍茫大山之中,第二天即在狼窝山和霸王寨之间山凹中的大刀场进行了楚汉之争的最后一仗恶仗。项羽携虞姬首级在二十八骑勇士护卫下,溃逃百里外的定远二龙,埋下首级,也留下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千古绝唱。如今,靠山一带古迹遍地,传说故事甚多,世代皆有名堂响亮之人物。今日单表一介凡人小事:黄开武和他创办的中九华养老服务中心。
〈一〉
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域划分,撤乡并村后,原先的靠山乡医院院长黄开武现在只能称之为靠山村医务室的黄医生了。好在黄开武己退休几年,不在乎这个头衔的精准度了。更为重要的是,黄开武退而不休,在靠山街上办起一座医养一体的敬老院。黄院长的头衔理所当然的又回归了。
黄开武成长阶段适逢十年文革,念完小学和初中回村做了一名记工员。那年头农村缺医少药,头疼脑热的都要去十多里外的集镇上看医生。1974年,有一支军队医疗队进驻永康镇,为地方培育医务人才。公社推荐黄开武去学,十多人的培训班只肆业黄开武和另一人。黄开武回到靠山公社从“赤脚医生”做起,一干41年。
赤脚医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但是大部分赤脚医生囿于主客观条件,只能开些感冒拉肚子药,有的干了半辈子只落个“红汞大夫”的谐号。黄开武爱学爱钻爱实践,是县新华书店常客,常抱着大部头医书啃得入迷;县医院有名望医生也常去一一拜问请教。更多的时间,是背着小药箱去田间地头,去偏远山村,为广大社员送药治病。很快,黄开武不仅成了一名方圆十多公里最有名望的全科医生,还升任了公社医院的院长。
〈二〉
在农村,医生是个最受人尊重的职业,黄开武更是以精湛的技术,热情的服务态度,赢得广大农民患者的信任。大约头十年前,出现了这么一个现象,有来就医的患者,因为治疗取药后时间较晚或天气不好,请求在黄开武家留宿搭伙,尤其是一些老年患者和家人在外打工的患者,更是有理由留下。黄开武起初有些为难,但是想想那些年老体弱的患者,有的行走不便,有的要连续治疗,来回折腾的确够呛。当时医院又无住宿和吃饭条件,将这些视自己为亲人的患者拒之门外的确于心不忍。他说服了爱人,在家里腾出房间,草锅里多添几把米,烙饼多舀几碗面,多加几双筷子,这样就解决了那些的确困难、适合留宿留食的病人。农村人实在,没几个钱,但总有新鲜的瓜果蔬菜和谷米送来。后来有几个老病友吐露心声,说是街上也能找到亲戚家留宿,之所以非得想“打扰”黄院长,因为在他们心目中,黄院长就是救难的菩萨,寝食不离,心中安呀!
〈三〉
正是这种难得的也合情合理的医患关系,使得爱思考的黄开武脑洞大开,也催生了医养一体的养老模式的萌动。正巧,撤并乡镇后,原靠山乡政府的办公场所闲置了下来,办公楼、宿舍区约有二千多平米,还有面积可观的院落,花草茂盛。大概2014年前后,黄开武打了报告,很快批准下来。一年多后退休了,一块“中九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心”的牌子挂了出来。
农村的养老矛盾比城市更突出,大部分中青年都外出打工,留守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老年人大都患有基础疾病,离乡镇近的、家境较好的、求医购药方便些。但更多偏远的、山区的,因种种实际困难,许多有病的老人,就扛着撑着,造成致残率、致死率甚高。而传统的单一的养老形式,缺少医疗这根拐杖扶持,只能是永远的跛行。所以,医养一体的牌子一挂,立即引来一片叫好声。
医养一体,医养并重。既有养老的性质,又有医养的特点。根据入住者的不同情况和条件,设有单人间、双人间和多人间。再根据不同年龄和状况,分为重点陪护和基本陪护。卫生、空调、电扇、洗浴设施一应俱全。大院外有十多亩种植蔬菜,基本上可满足自需。坚持农村大草锅,环保饮食。既有送到床头喂食的特护,也有七、八人围坐的大桌面。医养方面,入住者均建有个人档案资料,记录身体健康状况。专人管理、分发药物,并协助服用。正是医养一体的优势,赢得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省民政部门在一次考察中九华医养一体之后,颁发一个文件,特许中九华养老服务中心可在全县任意区域办理分院。附近的能仁乡原有家不错的养老院,硬性条件极好,但正是缺失医护这一块,经营困难,现在已完全停顿了。能仁乡政府求援黄开武,他已同意全面接管,近期将办理相关手续。为了使入住者得到更好的医治保障,黄开武还与县最大的私立爱德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凡有疑难病症则立即请爱德医生来或送去住院诊治。
(未完待续)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