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龙羊骨汤
吴传银
一个相对偏僻的民族小镇居然用一份再普通不过的全羊骨头汤持续百年地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饕餮之客前来品尝,这足以印证此汤味道之美,魅力之大了。在过往一百多年的时光漫漶中,这份全羊骨汤倾注着一个回民家庭几代人的勤劳与心血,坎坎坷坷,历久弥新,延绵不绝。
说来话长,那可是大清光绪年间的事了。距定城南六十里地的王回岗(二龙回族乡的旧称),有个叫王传海的回民子弟,因其家世代久居集市,乡下没有什么田地,平常只能靠在自家门前狭窄的街道上摆摊设点以卖小吃的方式度日谋生。这王传海生性机灵,手脚麻利,身上虽然没有什么过人的技能,但清真卤食做得确是一绝,在边方四周非常叫响。这王回岗是个回民聚居区,自始祖“黑马将军”王英奉明太祖朱元璋之命前来剿灭蓝玉家族后便镇守此地距此已四百余载,昔日的蓝府城因王姓回民渐多也名正言顺地易名为王回岗。经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归附收容,回民一族在此早已蔚为大观。其独特的民族风情、礼仪习俗不断彰显,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与当地汉人不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回民肉食类的食物以牛、羊、鸡、鹅、鸭为主。与汉人相较,因为食物渠道相对狭窄,所以他们制作食品就显得更加专注与精致了。作为回民出身的王传海更是如此,经他精心卤制出来的牛肉,老鹅、咸鸭,香味浓郁,油而不腻,瘦而不柴,非常适合当地人的口味,由此吸引四里八乡众多的回汉民前来采购与品尝。一时间,王传海家宾客满座,生意兴隆。这种阵势摆在街边小摊上既不雅观,也满足不了现实生意上的需要。于是王传海便谋求更大的发展,他准备在集镇上开一家饭店。开饭店与摆小食摊不同,它必须要有自己拿出手的招牌菜,光靠以前那些单一的鹅、鸭之类的卤味肯定不行,必须拓展思路,增加菜品,才能招徕更多的客人。经过深思熟虑,他把目光集中在产本乡的山羊身上。历史上家乡这地儿大量产羊,羊肉大家都在烧,烧法几近穷尽,做来做去也弄不出什么吸引人眼球的新花样,只能另辟蹊径。思来想去还是要从羊身上出路数,既然纯羊肉不行,那就从全羊骨入手。单纯的羊骨本身没有多少油水,而且膻味较大,那就再加上羊头、羊尾……弄它个全羊炖,不仅名号响亮,而且味道鲜美,价格上还能达到相应的便宜。主意一定,经过认真研究、亲身实践,在用什么火候、加什么调料、使什么器具、熬多长时间上很下功夫,他和他的家人不知经过多少次的研习与熬制,也不知经过多少次反复与失败,终于有一天,汤汁乳白、肥而不腻、鲜而不膻的“地方名吃”全羊骨头汤在全家人的满心期盼中应运而生了。就这样,日月穿梭,年复一年,直到王回岗在抗战期间更名为二龙这个名称时,人们自然而然地在它前面冠以地名,于是,二龙全羊骨头汤的名号不胫而走,在不长的时间内,靠着其独特的美味逐渐享誉四方了。
其实制作真正的二龙全羊骨头汤并没有什么极其深奥的理论与花里胡哨的技法,它是一种食物本真的体现;是优良原材料和优质水源相互组合,经农家柴火灶烟熏火燎、细煨慢炖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慢工出细活”这句话最真实的写照。二龙地处定远与肥东两县交界处,一条大河(池河)由南而北穿境而过,这里环境清洁、水草丰美,非常适宜山羊的饲养,再加上居住于此的回民特殊的民族饮食习惯,他们更加地爱羊、敬羊、护羊,羊便成为在这方水土上被饲养家畜类的主角。池河水清冽甘甜、水体优质、富含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用这么好的水熬制此地出产的优质羊骨,其成品汤汁想让它不鲜美都非人力能为,因而,好水、好羊骨注定赋予二龙全羊骨头汤无比鲜美的自然禀性。
选取二龙本地出产的羯羊(去势的公羊)整副骨架,(羊龄一般在1至2年之间的,此时,这类羊业已完全成熟,其骨,质地坚硬,骨髓饱满,利于炖制、不易破碎;其肉,肥瘦相间,柔韧可口,不老不嫩,腥膻味淡。)将其洗净剁节。把收拾好的羊头用刀从中劈开,清水浸泡,去除血水,拿来早已拾掇干净羊的全部蹄爪、耳朵、尾巴之类的,一起放入柴火灶上的大铁锅内,注水浸没,加上农家日常做菜用的料酒、白醋、姜片、花椒、枸杞一类的佐料,架上干柴,大火烧煮。待沸时,拉开锅盖,用长把铁勺撇去表层的浮沬,再投入王家四代人精心研制,秘不可宣的料袋,敞开锅盖用大火尽情烧上它十来分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羊的腥膻味尽量地蒸发掉。然后盖上锅盖,旺火烧上两个小时,再转入小火慢炖90分钟(其间加入红枣),此时,全羊骨头汤的整个炖制过程才算是基本结束,等到食用时再按照人的口味加上调味用的食盐、蒜沬、香菜与少量的米醋,其汤乳白、其味美绝,让人叹为观止,胃口大开。这样算来,刨去前期大量时间的准备工作,一份正宗的二龙全羊骨头汤光熬制过程就需要五个多小时,几乎等于大半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龙羊骨汤是在悠长的时间内用心用情熬制出来的一份人间绝味。
所谓的“一招鲜,吃遍天”。自从王传海苦心孤诣研制出这独特的全羊骨头汤后,王家饭店在二龙这块地界上就牢牢地站住了脚、立下了根,其生意日渐兴隆,名声越来越响。发展到最后,只要人们一提到二龙这块土地,自然就会想到、说到老王家的全羊骨头汤。
时光转瞬,经过一百多年的延续和传承,二龙全羊骨头汤的制作工艺被完整地交到王家第四代传人王帮柱的手中。他坚守传统,但决不拘泥于旧制旧法。针对现代人的口味与饮食习惯,他对全羊骨头汤的熬制工艺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创新,以便使其更加发扬光大。为了满足顾客们的需要,他优化环境,扩大门面,创立了二龙民族饭店。对主打菜品全羊骨头汤,在熬制技术上力求精益求精。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30多年的潜心研制,一份有别于旧时那种极注重油水不重视保健的全羊骨头汤悄然现身了。新熬制的全羊骨头汤色奶白、鲜美可口,即便不加任何香料也不腥不膻,属于典型的原汁原味民族清真饮食。它不单好吃,还承担着更多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科学内涵。据考证其内含丰富的胶原蛋白、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对于补充人体所需的特殊营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尤其适合人们冬季食用,其自带热力,吃了后不仅能温暖身体,还能增加阳气。此外,它还对一般风寒咳嗽、虚寒哮喘、肾亏阳痿、体虚怕冷、腰膝酸软、气血两亏等症状具有良好的助疗效果,非常符合当下人的饮食习惯与膳食标准,因而备受广大食客的热烈追捧。
如今,二龙全羊骨头汤早已名声在外,享誉四方。它与成就它的家乡心心相印、密不可分、连为一体,成为二龙一个幸福美好的代名词、一份热忱邀约的请柬、一张无比靓丽的名片。它正用它美妙的饮食文化力量竭尽全力地宣传二龙、推介二龙,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