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城河的早晨
谢 鸿
南城河,定远的老城河。水流自西向南流淌,如一条玉蟒,穿行在县城的大街小巷。
早晨的南城河是宁静安逸的。当你漫步河边的时候,可见水波荡漾,清澈见底,鱼儿嬉戏,水草碧绿;沿途遍植花草树木,品种繁多:有樟树,四季常青,华盖如伞;有玉兰,花朵盛大,绿叶婆娑;有杨柳,素手纤纤,情意绵绵;有翠竹,丹青写意,摇曳生姿;有蝴蝶兰,团团簇簇,幽香清远;有月季花,花团锦簇,落落大方;还有栾树、水杉、银杏、石兰、美人蕉等,在阳光下自由生长,播撒芬芳。
从园湖路西口广场入,宽广的河道扑面而来,天蓝水清,影湛波平;河边垂柳依依,如出浴的少女,妩媚动人,柳条偶尔划过水面,荡起一层层涟漪。举目向南,两座现代化的大桥飞架在河面上,临西的一座,通体白色为主,线条流畅,如玉龙腾渊;靠南的那座,选用的是中国结造型,红艳喜庆,动感十足。
留恋这里的景色,我顺着河堤走,水光潋滟,呈现出淡淡地灰霞色。白白的芦花,被风掠起,似月光弄影,煞是迷人。湖中有白鹭,站在一个漂浮的短木棍上,神情专注地盯着湖面,一旦有鱼跃出湖面,就会扑杀下去,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准、狠。几只黑水鸭,在芦苇与蒲草之间的空阔水面游荡,它们摇着头,挺着脖颈,悠然自得。见我靠近,咕咚一声,迅速潜入水中,不见所踪。于是,刚才活动的水面会翻出一团水涡,一圈圈地扩散,半分钟之后,我惊讶地发现,它们已从百米之外的水域中冒了出来。嘎嘎地叫着,仿佛是向我示威。我哑然而笑,轻声吟道:“我心本将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在河边的石墩上稍息,此时的我,不想说一句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细细感受着这早晨难得的宁静:抬首望天,蔚蓝如洗,明丽婉约;低头视水,鱼儿欢愉,水草摇曳。远眺,不远的小街上,已有袅袅的白烟升起,那应该是包子店散发的水蒸汽吧!早市要开始了。
往前行,就是南门大桥了。说起这座桥,这可是一座古桥,原名顺阳桥,由条石垒砌而成,始建于唐代永徽元年,传说是定城一户姓周的财主,求子还愿而建,也称周桥。
时光如梭,岁月更替,大桥经历了水患的多次损坏,开始了大大小小的维修,宋明清三朝多采用政府出款与民众捐资相结合的形式,保证了道路的通畅。建国后,随着交通运输量增大,此桥已不堪重负,政府进行了数次大桥拓宽改造。现在,桥面采用钢筋水泥固定,两边加设了钢筋护栏,既安全又美观;桥墩处,依然保存了古貌,古条石和老桥洞犹在,苔藓茂密,光影流离,似一首悠远的老歌,在岁月的幽深处回响。
桥上开始有卖菜的了,鲜活的鱼虾、碧绿的蔬菜、时鲜的水果……摆满了桥的两头,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附近的小吃店也忙活起来了,包子、油条、烧饼、撒汤等都很有特色,还有热气腾腾的炉桥鸡丝面,香气早已飘进我的鼻孔,这可是传统老手艺,由面馆师傅纯手工制作,手擀刀切,放进沸水里迅速捞起,清汤白面,撒上鸡丝和葱花,清清爽爽的,十分诱人,吃了真是打巴掌也舍不得放下。
跨过南门大桥,与市场路并行的河道是新开凿的,河道不似西面那样平缓开阔,而是随湾就势,张弛有度;河中兴建的几个小岛,颇为新颖别致,如乌龟晒日,似鲫鱼露背,长身卧波,相映成趣。在岸边,运动场、公厕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塑胶行道柔软平整,来此散步的人们无不心情愉悦,步履轻快。
南城河,向阳而生。它是定城历史的见证者,有过辉煌,也经历过落寞,从厚重的历史尘埃中走出,又在新时代里涅槃重生。它美,清水芙蓉,明眸善睐,将典雅婉约藏心间。它净,铅华褪尽,素面朝天,集天地灵气于一身。如果你来,请善待它,犹如对待自己心仪的女生。多爱惜它、保护它,千万不要伤害它;如果你做到了,它会以少女的姿态迎接你,拥抱你,不倾国,自倾城。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